楚王爷叹了口气,开口道:“这是陛下对苏家用心良苦,反正苏家已经迎娶了庐江公主,再与庐江公主的胞弟结亲,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。”
最近一个月,苏大将军的身体越来越差,皇帝之所以有这种安排,也是想要照顾照顾自己这个老大哥。
这样一来,是虽然苏家不可避免的与陆家绑定在了一起,但是苏家就有了一个大驸马,一个相王妃。
即便后面家里不再出什么利害的人物,也不至于家道中落。
苏大将军犹豫了一下,然后伸手给楚王爷倒了杯茶,摇头道:“多谢王爷,劳烦王爷转告陛下,这个事情我以为不太妥当。”
如果这事是皇帝亲自提出来的,那么否了就是不给皇帝陛下面子,但此事是皇帝让楚王过来商量的,那么这其实就是在商议。
大家有商有量。
苏晟又咳嗽了一声,开口说道:“苏氏这一族,起于我父,我们这一家,原本是寒门出身,没有什么太大的底蕴。”
“若是恩宠太重,他们经受不住,往后这一大家子人就废了。”
楚王爷看了看苏晟,感慨道:“还是大将军看得通透。”
他又说了几句,便起身道:“大将军身体不适,我就不多打扰了,有什么事情我能帮得上忙的,大将军直接让人去楚王府寻我。”
苏晟勉强站了起来:“我送王爷。”
楚王连忙摇头,把他扶回了座位上,见苏晟坚持要送,他才正色道:“大将军莫要如此,我虽然是个什么楚王,但论对新朝的贡献,比大将军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止,大将军若是要这般折煞我,往后我再不敢来大将军府上了。”
好说歹说,最终还是苏湛送楚王离开了卫国公府。
楚王带着相王离开了卫国公府之后,与相王一起回了皇宫,来到甘露殿面见皇帝陛下,大概说了一下情况之后,皇帝点了点头,表示自己知道了。
他屏退了相王之后,示意楚王坐下,然后问道:“大兄,宗府的人手招齐了没有?”
楚王苦笑道:“却没有这么容易,且不说从哪里招人,至今户部的钱还没有批下来,一会儿我得去一趟户部,寻卓尚书要钱去。”
皇帝摇了摇头,哑然道:“不行从我内帑里给你出点?”
楚王李封摇了摇头:“这不成。”
“朝廷的规矩既然定下来了,就要遵守,宗府不是宫里的职司衙门,不能事事都要宫里出钱,我得去找户部讨这个钱。”
皇帝笑了笑,开口说道:“那也随你。”
“至于招纳人手的事情,禁军每年要退下来一些年纪大了的老兵,大兄可以去禁军找那些个禁军将军,从他们那里选人,遴入宗府,做宗府的人手。”
“这些人身体强健,办起事情来也趁手,而且也是给了他们一份差事。”
楚王苦笑道:“这恐怕还要二郎你的手令才行。”
“我一会给大兄写个条子,大兄去找陈大或者钱忠,都可以。”
楚王点头,说了声好。
“今年一整年,我尽量把宗府的人手给弄起来,二郎觉得,要多少人为善?”
“先五百到一千吧,后面我们李家人越来越多了,可以适当扩充到两三千人。”
李皇帝笑着说道:“你们要是弄得好,往后我就又多了一支可以办事的人手。”
楚王低头,应了声是。
…………
转眼,又是一个月时间过去。
时间来到了二月中,到了万物复苏的时间。
这天,皇帝陛下带着宫里几个十来岁的皇子们,一起在御花园里,开垦出了一小块土地。
相王李凌也在其中,父子几个人从早上,一直忙活到中午,才终于把这一小块地方给开垦了出来。
中午时分,父子几个人各自洗了手,太监们送来了饭食,一直到这个时候,太子殿下才收到消息,他匆匆赶来,看到皇帝与一众弟弟们,连忙上前,对着皇帝行礼。
“父皇。”
几位小皇子都连忙对着太子行礼,低头口称大兄。
太子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免礼,然后看向皇帝,又看了看那一小块田地,问道:“今日非是祭天,您怎么亲耕了?”
每年正月,皇帝要祭天,并且亲自耕种一块田地,以表示重农,不过这会儿已经二月,天子亲耕的时间早已经过去。
“亲耕只是形式。”
皇帝身体强壮,耕地半天,也只是微微有些汗水,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笑着说道:“这块地,才是真正的要紧,这块地往后我要亲自操持,每天过来看一看。”
说着,他站了起来,从自己的袖子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布包,然后在布包里,倒出了几十粒金黄色种子。
他把种子放在太子面前,太子看了看,又思考了一番,开口说道:“这是老三从海外弄回来的种子?”
“算是吧。”
皇帝站了起来,看了看新开垦的田地里,已经提前留出来的空洞,然后拍了拍太子的肩膀。
“你来的正好,我们父子俩,一起把这些种子种下去。”
皇帝此时,本就是赤脚,说罢直接朝着田地里走去。
太子左右看了看,没有办法,只能脱下身上的华服,又脱下靴子,跟着皇帝走向田里。
皇帝陛下将种子,挨个丢在坑里。
太子殿下跟在他身后,亦步亦趋,将一个个坑洞填埋好。
这会儿田已经垦好,种子也不是很多,没过多久,分工协作的父子俩,就已经把种子全部种了下去,皇帝陛下率先走出田地,回头将儿子也拽了上去。
这会儿,太子殿下手上,腿上,已经全是泥土,他苦笑道:“父皇也不提前说一声,儿臣换一件衣裳再来,这里衣可是母后亲自给儿臣做的。”
皇帝摆了摆手,不以为意,笑着说道:“洗了就是,洗不干净,我让你母后给你再做一件。”
说着,又从一旁提起水桶,把刚才种下的种子,一一浇了水。
最后,他把自己提前分割好的红薯块茎,也种了下去,也是一样浇水。
等弄完了这些事情,李皇帝擦了擦汗水,回头看向这块田地,心里生出来了些激动。
他又叫来顾常,吩咐道:“每天派人过来看着,不许人动朕的田,也不许擅自浇水,明白吗?”
顾太监连忙点头:“奴婢明白?”
“只要能发芽,只要能发芽…”
他呢喃了两句,看向太子,缓缓说道:“只要能发芽,至多两三年,这东西就能在我们大唐…”
“落地生根了。”
第1163章 天子余事
这些珍贵的种子,李云当然不会自己全部种下,毕竟他是皇帝,每天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处理政事的,不可能花费太多精力照看。
大多数有可能发芽的种子,李云都让郑王交给了农事院,由农事院的人专门培养。
这东西,第一代种出来,可能不怎么如人意,不过一代代遴选,一代代育种,将来总会见到成效。
而且,李云种下这些东西,并不是用来当做主粮的。
但是这两样东西,可以让一些没有条件栽种水稻的旱地,在水稻种植季节利用起来,至少也是给百姓们,多一点选择。
再退一万步讲,这东西以后推广下去了,穷苦百姓饭桌上,至少也能多出一点点新花样。
等到这些种子都陆续种下去,浇好水,皇帝陛下看向累的气喘吁吁的太子殿下,摇头笑道:“小子,往后抽时间多锻炼锻炼,差事是差事,不要把身体弄垮了。”
太子擦了擦汗水,对李云笑着说道:“儿子尽量跟您学习。”
皇帝想了想,开口道:“自小的时候,有个老头教了我一套呼吸吐纳的法门,这法门强身健体没有问题,这几天我琢磨琢磨,看能不能再整理出来,教给你。”
这套呼吸吐纳的法门,老实说,李云已经忘的一干二净。
不是说他忘了,原先那个李大寨主,也已经忘的一干二净。
因为练了几年之后,就已经圆融如意,不必刻意控制,一呼一吸就天然是按着法门运转,包括李云现在也是。
他呼吸绵长,练家子只要靠近,就能感觉到他身怀内家功夫。
真要整理出来,还需要自己琢磨琢磨。
这会儿,宫人已经端了盆过来,给父子二人洗手,太子一边洗手,一边笑着说道:“父皇您日理万机,儿臣不敢耗费您的时间,回头儿臣去找裴师傅,跟他也请教请教。”
皇帝想了想,点头道:“也好,裴庄现在愈发利害了。”
他看向太子,叮嘱道:“记住,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,锻养精神,不要误入歧途,更不要想着什么铅汞之术。”
太子知道老父亲不喜欢方外之人,于是连忙点头,笑着说道:“孩儿都记下了。”
父子俩清洗了一番泥垢之后,皇帝重新穿上鞋袜,正要带一群少年皇子们返回后宫,薛皇后却到了现场,一众皇子包括太子在内,都上前行礼,口称母后。
皇帝陛下这会儿刚刚穿好鞋,抬头看了看皇后,笑着说道:“夫人怎么来了?”
“听说陛下在这里,带孩子们种地。”
薛皇后看了看自己的儿子,还有一众皇子们,摇头道:“陛下怎么突然想起来做这些了?”
“这可不是突然想起来。”
皇帝站了起来,上前笑着说道:“为夫期待这一天,已经好几年了。”
他看着开垦出来的田地,开口说道:“这些种子来自海外,我给农事院也分发了一些,等过几个月,成熟了之后,我亲自煮一些给夫人尝尝。”
薛皇后想了想,问道:“三郎去年年关之前,离开洛阳去了江南,就是为了这些东西?”
“算是罢。”
皇帝笑着说道:“我们神州大地,虽然地大物博,但毕竟不是无所不有,这天下之大,总有一些能为我们所用的东西。”
“这几年,朝廷的使者已经开始出使天下各国,有东南各国,还有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。”
“我已经跟那些来进贡的藩国说了,往后再来进宫,让他们带当地的特产,尤其是种子过来,交给农事院种植遴选。”
皇帝抬头看向天空,继续说道:“现如今,周边国家多已经开始对我们大唐朝贡,想来再有个十年二十年,天下大多数东西,就都能在大唐落地生根了。”
薛皇后看了看李云身上的泥点子,又对着太子说道:“元儿,你带着弟弟们先去罢。”
太子连忙点头,领着诸皇子们离开了。
薛皇后才看着李云,叹了口气:“二十多年辛苦,夫君还是这般干劲十足,喜欢折腾。”
